十五岁出远门,独闯欧洲,袁文儿在挪威创立了最大的饮食集团并成功上市。在挪威商界征战50余年,他转行专注投资水产行业。
“海南气候好、环境也很好,温度更适宜罗非鱼育苗和生长,还具备生物安全优势。”2006年,挪威籍华人袁文儿将选育科技带进海南,开启了“一条鱼”的革命——罗非鱼种苗家系选育,持续19年专注培育“一条鱼”。如今,每年10亿尾优质罗非鱼苗从海南“游”向世界。
扎进中国水产这片蓝海,古稀之年的袁文儿,更像是一位激情四射的创业青年,“我要再用20年来颠覆这个行业,为世界创造优质的水产蛋白。”
父亲的一句话 激励了他一辈子
临行前的夜晚,父亲的一句话,激励了他一辈子。
近日,在一个淅淅沥沥的上午,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路水产”)董事长袁文儿在临高马袅育苗基地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他50多年的国外奋斗故事和在海南进行的“一条鱼”的革命。
袁文儿是七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排行老七。母亲在他2岁时因为癌症去世了,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去香港成了一名海员。当时大姐18岁,负责照顾兄弟姐妹,非常不容易。
6岁时,袁文儿到香港跟父亲生活,开始上小学,学习成绩良好但很叛逆,不想读书,后来父亲让他学一门手艺,选择了学厨艺,因为“做饭的肯定有饭吃!”
袁文儿回忆,第一次去香港美丽华大酒店,“我做事踏实用心,受到师傅们的青睐,很快就掌握了厨艺,很多菜都会炒。”
“小伙子可以啊,到我们那边去做厨师吧。”父亲的一个朋友,在荷兰开饭店,向袁文儿发出邀请。父亲当时觉得出去闯也是好的选择,就倾其所有支持他去。
15岁的袁文儿,第二天独自飞往比利时,再转荷兰。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天气很热,袁文儿与父亲、两个哥哥到公园里吹风,他就睡在旁边听哥哥与父亲聊天,“他们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没睡着。”
二哥担忧地跟父亲说,“四弟(袁文儿)性格不成熟,出去没人管怕误入歧途。”
父亲当时就骂二哥,“你怎么对你弟这么没信心!你弟是一块红木,只是上面有点灰尘而已。”
没读过书的父亲,形容东西很简单,在他的认知里,红木是最好的木。
“我永远记住这句话,这句话也激励了我一辈子。”袁文儿说。
征战挪威商界50余年 从餐饮业转行投资水产业
为了生存和发展,袁文儿一边做厨师,一边学习当地的语言。好学的他,跟着一个荷兰的同事学语言,一年后基本能与当地人交流,就改做服务员。
“做服务员有小费,收入比厨师高多了。”当时,袁文儿吃住在餐馆,一分钱都不花,全部存着,平整地放在床底下。
身在异乡、没有学历,要出人头地,做生意是唯一的出路。十八岁那年,袁文儿和三哥袁家国决定用打工的所有积蓄,在荷兰与比利时的边境,和朋友合资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餐馆。
但时运不济,当年遇到了石油危机,他们的第一家餐馆经营了一年就倒闭了。
后来,袁文儿开始辗转多地,游走在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国。1975年,袁文儿到挪威谋生,先做厨师,学挪威语。10个月后,两兄弟在挪威南方的一座城市开了一家中餐馆“定海饭店”。渐渐地,他们的生意有了起色,在挪威3个城市陆续开了连锁店。
经过5年小城市打拼的经验积累,袁文儿和三哥决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开设“中国城”饭店。聘用挪威专业职业经理人来做管理,从装修、服务到菜系,都进行差异化发展,后来做成了挪威最大的餐饮连锁集团,并成功上市。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再次遭遇金融危机,再加上过度地多元化投资,资金链断裂,他们的集团公司破产了。
经过反思,袁文儿觉得自己成功的因素是“好奇、好学、愿意分享”;而失败的原因是:“专注度不够,做的事情太多”。
即使破产了,袁文儿和三哥也坚持为后续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因祸得福的是,他们的信誉得到认可,银行也愿意再次贷款。两年还清了所有贷款后,兄弟俩带着家国情怀,决定专注投资中国和挪威的水产行业。
与海南结缘 开启“一条鱼”的革命
在挪威,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三文鱼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为了这一条鱼,挪威的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了全面、长期的科研、养殖和推广,打造了全球知名的水产品产业链。
当时,经营过餐饮业的袁文儿,对三文鱼等食材十分关注。1997年起,袁文儿和三哥开始做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把挪威的三文鱼带到中国,把中国的小龙虾销往国外。后来,袁文儿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的罗非鱼养殖是一个有很大提升空间的产业,便于2000年在中国杭州萧山的小龙虾加工厂引进尼罗罗非鱼,成功进行对比养殖试验,并在广东珠海设立罗非鱼加工厂。
渐渐地,袁文儿发现罗非鱼不仅在国内有市场需求,在国外也很受欢迎,但是没有人在中国做罗非鱼苗种选育工作,没法让中国罗非鱼产业做到可持续的全球化,于是他们决定填补这项空白。
“海南气候好、环境也很好、温度更适宜罗非鱼育苗和生长,还具备生物安全优势。”2006年9月,袁文儿将选育科技带进海南,建立海南宝路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定安县建立350亩罗非鱼育苗基地。
自此,袁文儿在海南开启了“一条鱼”的革命——罗非鱼种苗家系选育,从挪威外聘多位水产遗传研究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和研究。
随着罗非鱼苗需求增大,企业为了扩大产能,除了在广东台山、廉江,以及海南定安设立育苗基地外,还于2008年在海南临高建立分公司,在马袅乡建设亲鱼选育、鱼苗繁育孵化的生产基地,总面积1000亩。
对于罗非鱼育苗来说,洪灾是最大的困难。2016年受台风影响,洪水将临高马袅乡基地全部淹没,把鱼塘也冲垮了,鱼都跑了出去,其中有很多种鱼。
受洪灾影响,基地停产半年,影响生产两年,现金流出现困难。为了渡过难关,当时基地180名职工,只留下来18人。经过大家齐心协力,2018年公司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大部分老员工逐渐回归宝路大家庭。
2022年6月,宝路水产又在海南省儋州市设立取卵基地,面积580亩。
如今,宝路水产发展成一家集罗非鱼的选育及制种、繁殖、鱼苗的培育和销售为一体的国际化罗非鱼种苗企业。在海南、广东共建了1个育种科研基地和4个生产基地,总面积约3000亩;每年产10亿尾罗非鱼苗销往全国20个省份和全球7个国家。
要再用20年颠覆行业的传统模式 为世界创造优质水产蛋白
“对罗非鱼的执着、创新。”这是卢玉月从袁文儿身上学到的东西。2009年,卢玉月从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毕业,进入宝路水产工作,目前已是宝路水产孵化经理。
从事水产养殖10多年来,卢玉月已经对罗非鱼育苗有了感情,“接下来,我要不断向外国专家学习,不断提高罗非鱼孵化技术和孵化率,让孵化质量更好,孵化管理更可控。”
10月17日上午,袁文儿到达宝路水产临高马袅育苗基地,放下双肩包就前往罗非鱼孵化车间查看情况。“你们看,这个圆柱形孵化器里游动的就是刚孵化出来的小鱼苗,肚子上还挂着一个小小的还没有完全吸收的卵泡,因为它很小,我们就叫它‘水花’……”谈起这些刚孵化出的“宝贝”,袁文儿满脸喜悦和自豪。
在宝路水产取卵板块经理邢福师看来,袁文儿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老头,思想前卫、喜欢创新,还从国外带来水产专家和技术模式,跟员工们相互交流学习,从而取得技术进步。
“做什么行业都要有核心技术,而育种就是水产行业的核心技术。”袁文儿说,罗非鱼育种是一个持续性的工程,宝路水产至今做了19年,选育至第19代,共有150个家系,今后也会一直做下去。
袁文儿坦言,以前觉得做好自己的东西就行了,现在发现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东西,还要做好技术服务。“你的鱼苗再好,要是养殖户不了解怎么养这条鱼最赚钱,也是不行的!”袁文儿说,因为宝路水产的罗非鱼苗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但同时也更需要好的环境和充足的溶氧,保障优质鱼苗的高速新陈代谢所需。要是养殖户为了省钱不愿意打增氧器,宝路水产的罗非鱼苗就没办法发挥自身优势,生长情况也会受到影响。所以,除了提供优质鱼苗,后续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也必须跟上。
对于育种,袁文儿最佩服的人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十年来在海南做水稻南繁育种,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毕生贡献。袁文儿说:“我们都姓袁,他(袁隆平)做水稻育种,我做水产育种;要以袁隆平为榜样,以环保可持续的方式为世界创造优质水产蛋白。”
“很多人说,70岁应该退休了,那退休还得了啊,我每天都在享受(做事情)。”袁文儿微笑着说,中国水产行业仍是一片蓝海,他要再用20年颠覆这个行业的传统模式,为世界创造优质、可持续的水产蛋白贡献一份力量。(王洪旭 袁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