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云雾缭绕,黛瓦白墙的村庄若隐若现,宛如仙境,惊艳了前来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打卡的一众游客。虽然春节长假已结束,但前来红岩村踏春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上午7时许,天色初亮,随着阁楼中一阵“咚咚咚”的脚步声响起,村民杨燕红一大早就忙开了,为广州过来的游客准备柿子造型的汤圆作早餐,还将柿饼、柿子造型的茶叶罐等农特产品和文创产品打包发电商。
“每天工作下来虽然很累,但心里是甜的,生意越是忙碌,日子越有奔头。”杨燕红笑着告诉记者,她与丈夫一起在家种植了5亩多柿子,还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去年旅游业重新旺起来,搞旅游的收入比单纯种柿子翻几番。
恭城是我国四大柿子产区之一,当地的柿子加工成柿饼,果糖渗于表面结晶成“柿霜”,银白如月,故称“月柿”。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给恭城留存下上千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柿树,这些古柿树每年依然硕果累累,与22万多亩柿树“子孙”一起,续写着甜蜜“柿”业的新传奇。
2017年,“广西恭城月柿栽培系统”以其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独特靓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农业文明与民俗风情相互交织的文化魅力,被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恭城月柿栽培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2年,“恭城月柿”入选农业农村部“农遗良品”十佳品牌,系广西唯一入选品牌。2023年,“恭城月柿”入围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
“依托当地绮丽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月柿产业不仅带强了种植业,也带火了文旅产业。”恭城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林清自豪地说。
红岩村一栋瑶家特色的民宿门前,店主朱燕玲正在整理顾客购买的柿饼。这个“90后”的姑娘从小在红岩村长大,感慨过劈开“天路”的神奇,更沐浴过路通人和百业兴的春风。向外地朋友讲家乡日新月异的故事,她总是百说不厌,“这栋房前庭院、小桥流水的民宿,2023年实现了100万元的营业额。”朱燕玲意气风发。
果园变公园、农家变旅馆、农民变老板。红岩村建起独具特色的花园式小别墅85栋、配套客房300多间、农家乐餐馆50多家,修建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环形村道、灯光篮球场、游泳池等公共设施,被打造成“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农旅结合”三产融合的生态特色旅游新村。从不被外村人看好的穷山村,变成现在的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村民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
登上观景平台远眺,瑶韵柿乡田园综合体如一幅长画卷完整地呈现眼前,这是属于红岩的乡土美学,更是恭城依托月柿产业续写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传奇的剪影。如今,全县700多个村屯纳入整体规划,逐步打造的莲花镇(中国)月柿特色小镇、国家现代(柿子)产业园、恭城月柿特优区、柿子博览园等品牌项目,串成以“恭城月柿”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品牌精品线路,每年为这个“柿”外桃园带来了超1.59亿元的旅游收入。(王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