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从祁连山走出的“青字号”

2023-08-03 08:46来源:农民日报编辑:王艳丽

守望青海湖,背靠祁连山。浩门河畔门源县,百亩油菜花海竞相绽放,绿意盎然的青稞正在拔节生长;

海滨藏城刚察县,湟鱼洄游,鱼鸟共生,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海晏县金银滩,群山起伏,青草绵绵向远方伸展,牧人赶着羊群,从草原上缓缓走过;

祁连山下,碧草如茵,牛羊徜徉,加工厂里,“青字号”农畜产品从这里走向全国。

坐落在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出台生态农牧业“八个一”配套工程三年行动方案,以该工程为引领,强力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建设。

生态农牧业“八个一”配套工程,即在海北建设饲料加工厂、牛羊活畜交易市场、牛羊屠宰厂、冷库冷链中心、有机肥加工厂、青稞油菜加工厂、牛羊毛皮革综合利用中心、农牧良种繁育基地。海北州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斗改介绍,按照一年建基地初运行、两年改造全提升、三年达标全投产的建设思路,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推进、高效率运行生态农牧业“八个一”配套工程。进一步优化农牧业产业布局,构建农牧业现代化发展保障体系,努力打造产业振兴、绿色循环、融合发展新格局。

做强产业布好局

走进门源县青海生态源物流服务有限公司的炼油车间,机声嗡嗡,却一尘不染,一粒粒饱满的油菜籽通过初筛、烘干、压榨、包装等一系列流程后,变成一瓶瓶透亮醇香的菜籽油,输送至全国各地。

在这里,青稞可以经古法工艺被酿成美酒,也可以被加工成饼干、青稞方便面等食品……近些年,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的青稞和油菜,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针对门源颇具地方特色的小菜籽油,我们研发了特殊的压榨工艺,保持了门源土榨油的原生态,出油率达40%左右。青稞系列产品也从单一的青稞面粉延伸出青稞拌面、青稞红油面皮等新型方便食品。目前,这些产品均通过订单发货到北京、西安、重庆等城市,省外市场占比达60%左右。”公司总经理何中寿介绍,公司在门源县建立了青稞、油菜种植基地近2万亩,采取订单收购实现了种、收、加、销全产业链。

“高寒地区的油菜籽植株矮,味道香,菜籽油广销省内外。”在门源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副局长马福全看来,广销省内外靠的是质优,这得益于高寒高海拔纯净无污染的产地环境。门源地处环湖地区,“高、寒、旱”是基本气候特征,这样的气候特征孕育出了青稞和白菜型油菜两大主要作物。多年来,门源百里油菜花海与周边青稞间作,连片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

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引领区这一目标,海北州按照建设“生态有机畜牧业发展区、绿色循环农牧业发展先行区、现代特色种养示范区”三个特色发展区总体布局,做大做强藏羊、牦牛、青稞、油菜、饲草五大主导产业的同时,做精做细肉牛、肉羊、蜂蜜、黄菇、冷水鱼、香菇、蕨麻、蔬菜八大特色产业。与此同时,海北州积极培育中藏药材、藏香猪、草原生态鸡等产业,构建“5+8+N”农牧产业发展新格局。

绿色发展做文章

夏日是祁连草原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成群牛羊在辽阔的草原上“闲庭信步”。

达甘吉是祁连县峨堡镇景枫现代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一名资深放牧员,每天巡逻草场、看管羊群是他的主要职责。“草场就是我们的命,保护好草场,牲畜才能好,我们的收入才会源源不断。”

达甘吉朴实的话语道出的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草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绿色是发展的底色,也是建设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最大的底气。在保护草原良好生态的同时,如何让牧民群众致富增收?祁连县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划区轮牧、科学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格局,实现生产转型和农牧民增收。

针对精深加工不足问题,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青海祁连亿达畜产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达公司)进行了有效探索。

“我们将屠宰牛进行精细分割,一头牛可精细分割的部位有30多种,分割后比卖整牛收益更高。”亿达公司总经理冶明录介绍,祁连草原是全国最大的已认证有机牧场之一,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具有独特高原品质和无膻味特性的牛羊肉,这一天然的优势资源帮助企业开拓全国市场,并已向华东地区大市场全面辐射。

“作为青海省最主要的牧场之一,祁连县的草场,依旧保持着纯天然、无污染状态,认证有机草场监测面积达1409万亩,是全省藏羊牦牛原产地可追溯试点县。”祁连县农牧水利科技和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普合毛智华介绍,今年全县存栏牦牛30万头、藏羊106万只,预计出栏牦牛8.51万头,藏羊33.03万只。

保护好草原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海北州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快推进刚察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积极推进刚察、海晏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省级试点工作,加快构建支撑绿色生态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生态系统碳汇提升等技术支撑体系。

想要输出的产品带着“绿色有机”的标识,必须从源头上保护好这一方净土。为此,海北州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22.5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5万亩以上,加大草原有机认证力度,逐步扩大全州有机草原面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和农田残膜回收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

产业融合下功夫

前厅的餐饮区牛羊肉飘香,位于海晏县的青海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新推出的小牦牛肉排成为消费者烤肉、涮火锅的新宠;后面的加工车间里热火朝天,工人们忙着牛羊肉的深加工,从这里加工的牛羊肉销往西宁、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

青海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拓守业告诉记者,公司不仅构建了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生态养殖、有机肥加工、牛羊屠宰、精深加工、餐饮连锁于一体的生态循环链条,还在业内率先建成从农场到商场、从牧场到餐桌的绿色全程可追溯产业链,产品营销遍及全国各地。

“依托丰富的牛羊肉资源优势,实施建链、补链、强链项目,积极引进屠宰、精深加工、乳制品加工项目,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中小微企业等进行农畜产品产地初加工,健全精深加工链条,实现屠宰、分割、包装、加工、制冷一体化。”海晏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海晏县投资3000万元对现有的夏华、库库诺尔龙头屠宰企业生产线进行改造提升,年屠宰加工量达到藏羊30万只、牦牛10万头。

海北州地处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祁连山国家公园核心区,特殊的生态地位决定了农牧业必须走绿色生态循环、产业融合之路。按照“小牧户结成大牧场,大牧场连着大基地,大基地创建大园区,大园区培育大企业,大企业打造大品牌,大品牌催生大产业,大产业开拓大市场”产业发展理念,海北州大力实施农牧业提质增效行动。

一年来,海北州积极推进门源国家级和祁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海晏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努力打造祁连县藏羊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建设,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加快农牧业与饮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相融合,着力推动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