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金秋采摘乐 风景变“钱”景

2023-10-10 09:35来源:亳州日报编辑:黄威

金秋时节,行走在亳州大地,到处一片丰收的景象,农民正忙着抢抓农时收割、晾晒农作物。近年来,亳州市不断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同时也带火了乡村旅游业发展。近日,记者先后来到多个乡镇,记录丰收场景,感受丰收喜悦。

果蔬采摘带“火”乡村游

砍甘蔗、摘猕猴桃、挖红薯……10月2日下午,记者在谯城区十八里镇西苑生态采摘园内看到,拖家带口的游客们正在尽情享受采摘带来的欢乐。

来自市区黉学小学的王鑫鑫小朋友正在红薯地里兴致勃勃地挖红薯,“妈妈,你看,我挖到一个大红薯。”王鑫鑫兴奋地向妈妈赵娇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回去做个烤红薯,肯定很好吃。”

赵娇告诉记者,孩子从小在城里长大,她特意带孩子到采摘园里来体验一下农村生活,感受自己动手的快乐。

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惊喜的欢呼声,大人和孩子都沉浸在辛勤的劳作和丰收的喜悦中。

“今天我们挖了红薯,还摘了猕猴桃,马上再去砍一棵甘蔗。”市民高情一家四口收获满满,她说,体验采摘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乡村游的乐趣。

在甘蔗林里,高情和女儿砍了一棵又大又粗的甘蔗,刚削好皮,女儿李乐依就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真甜!”

采摘园内的热闹景象让负责人胡静静笑逐颜开,她告诉记者,国庆假期这几天,每天都有上千人来采摘游玩,可收入1万多元。

“不仅秋天能采摘水果,我们一年四季都有瓜果蔬菜可以采摘。”胡静静介绍,采摘园里的果蔬品种很多,游客无论什么时候来都能体验瓜果采摘的乐趣,这样也能持续性地拉动客源,让游客能够在工作忙碌之余体验乡村自然风光、感受乡野乐趣。

正在采摘猕猴桃的市民张冬梅告诉记者,她每年都要到西苑生态采摘园采摘水果,“这里的水果都是自然成熟的,口感和味道都非常好,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来,既能享受采摘的乐趣又有美味的水果吃,一举两得。”

西苑生态采摘园以种植旅游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是亳州市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现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缩影。近年来,亳州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猕猴桃、火龙果、冬枣种植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火红小辣椒映红致富路

“你种的朝天椒不错,90%以上都是一级果。”10月8日上午,谯城区芦庙镇科技特派员张骞来到该镇王楼村黄湾自然村,看到黄思伟正在收割朝天椒,热情地上前去打招呼。

黄思伟说,今年是他第一年种植麦套朝天椒,一共有7亩多,小麦每亩收了1100多斤,夏天套种的芝麻、玉米和大豆,收益也可以,现在刚开始收朝天椒,照目前的行情看,一亩地综合下来能收入八九千元,“比单种小麦强多了”。

眼下正是朝天椒收获的季节,距离黄湾自然村不远处的“椒香苑”朝天椒新品种示范基地内,也是一片火红的丰收景象。10多名村民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朝天椒,脚下是装满鲜椒的编织袋。

记者在基地看到,每一垄朝天椒前面都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品种名称、供种单位、育苗和移栽时间、目标产量、负责人等信息。

“和农户种植不同,我们这个基地虽然只有50多亩,却种植了209个品种的辣椒,就是想通过自己种植,筛选出最符合谯城区种植的朝天椒品种,示范带动全区朝天椒产业发展。”基地负责人王振峰介绍。

王楼村党委副书记贾盼盼告诉记者,有了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又有皖北朝天椒特色农产品贸易中心坐落在村里,村民种植的朝天椒不愁销路,他们计划明年继续大力推广麦套朝天椒种植模式,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8月,芦庙镇朝天椒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商标,同时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不断提高朝天椒产品附加值,把小辣椒做成大产业。”芦庙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谯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朝天椒种植面积达31.96万亩,预计亩收益8500元以上,总产值可达27亿元以上,不仅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更是为发展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奠定了基础。

菊花盛开带来好“钱”景

明凤147元、宋中侠156元、王瑞162元、刘平139元……10月1日傍晚,记者在位于谯城区十八里镇的广西有田药业有限公司菊花种植基地看到,村民正在排队称重采摘的菊花,领取工钱单子。

连日来,该种植基地的菊花喜获丰收,基地请周边村民前来帮忙采摘,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我家的9亩地都承包出去了,在家闲着也没事儿,在这采摘菊花一公斤8毛钱,一天能收入100多块钱。”谯城区十八里镇蒋李村村民明凤说,她家离基地不远,最近经常来采摘菊花。

家住小怀村的穆耀芳是采摘菊花的熟练工了,她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她起床就来采摘,中午就在附近随便吃点,一天能收入200多元。

“我们共种植了3300多亩菊花,品种多、花期长,从9月15号开始采收,预计持续到11月下旬。”该基地负责人尚崇民介绍,菊花必须人工采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每天都有200多名村民前来基地务工,光工钱就要发两万多元。

尚崇民告诉记者,基地是广西有田药业和尚霖家庭农场共同合作的项目,从6年前的1000亩已发展到如今的3300多亩,除了十八里镇,十河镇也有他们的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菊花等中药材。基地配套建设了加工厂,菊花采摘后就地清洗、烘干,初加工之后一部分供应给王老吉公司作为凉茶原料,另一部分供应给各大饮片厂和花茶厂,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大公司带动小企业发展,小企业带动农户增收。近年来,亳州市通过“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菊花种植等特色产业,并在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