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是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田野最热闹的季节。在通甸镇广袤的田野里,一片片白色大棚下,2000余亩的蓝莓产业园内一颗颗泛着蓝色光泽的蓝莓缀满枝头,暖风拂过,淡淡的果香扑面而来。戴着遮阳帽和指套的工人拿着小篮筐,指头在树丛间穿梭采摘果实。紧接着,刚刚采摘下来的一筐筐蓝莓从田间运往冷链物流车间,被发往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基本上都被外地企业预订了,当天采摘当天发货,供本地零售的很少。”兰坪海升农业有限公司蓝莓生产经理杨建明说。
蓝莓种植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西部协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帮扶产业项目。2019年,通甸镇引入兰坪海升农业有限公司,改变传统的玉米种植模式,流转土地连片种植蓝莓,提高土地综合效益,探索严寒高原农业新的发展路径。
在珠海市、浦东新区和州、县农业部门的帮扶支持下,通甸镇蓝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展,从大棚基质栽培种植到盆栽,从小苗种植到大苗种植,从1个品种发展到6个品种,黄松村、丰华村、下甸村等地的高原山野,片片蓝莓地山峦叠翠。“了解到村里建蓝莓基地,我们就把土地流转出去,不仅可以收取租金还能到基地务工。到基地务工按照田间管理、采摘分类算工资,我负责管理,1天收入130元左右;采摘的按件算,1天最高可以收入300多元。”丰华村村民和金开说,与过去相比,乡亲们的日子发生了很大变化,越过越有滋味。
丰华村村民杨五斤看到蓝莓销售走俏、收益高,种植了5亩,明年就可以挂果,按目前市场价格算,一年可收入10万余元。“我们的蓝莓颜色好看、个头大,像蓝珍珠一样,不愁卖,收益也高。”杨五斤说。
通甸镇生态环境好、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为蓝莓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出的蓝莓花青素含量高、个头大、口感佳,色泽鲜艳、多汁鲜甜,被当地群众称为“蓝珍珠”,市场需求量大。“现在,外地企业都是提前预付蓝莓收购定金。今年采摘期,我们公司已收到蓝莓预付款1200万元。”杨建明说。
在通甸镇冷链物流仓库,暑期打工的大学生和晶与四五名同伴忙着将新采摘的蓝莓分拣、称重、打包、装箱,发往订单指定地点。和晶说,现在,村寨周边有车厘子、蓝莓种植园和蔬菜基地,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赚钱。
在蓝莓产业发展中,通甸镇探索出“政府+龙头企业+农户”“政府+合作社+第三方”“政府+农户”和“企业+农户”的“庭院经济”等多种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引领、农户主动的作用,引导海升农业、瑞源农业、58农业等企业建设基地,开展土地流转、劳务协作、技术培训、农具租赁、产品销售等,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从“企业带动”到“村集体承接”再到“群众自主参与”的蓝莓种植新路子。同时,依托蓝莓种植业,通甸镇以“基地+实训”方式,将有就业意愿、想学采摘和管理技术的农村劳动力、搬迁居民送往车厘子、蓝莓基地务工,千方百计推动农村劳动力技能化转变、产业化转变,务工从季节性向长期性转变,实现多渠道转移就业。
“通甸镇蓝莓种植业繁荣了务工经济,扩大当地就业容量。”杨建明说,从2019年到现在,仅兰坪海升农业有限公司支付的务工工资就高达7200万元。
如今,通甸镇蓝莓种植总面积达4614亩,净种植面积3309亩,2023年收益4346.55万元,亩均收入1.13万元;蓝莓、车厘子等小浆果种植业带动务工超17万人次,群众务工增收1702.68万元。(李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