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行走光山,青山绿水,田园葱郁。最让人心喜的,还是漫山遍野挂满果实的油茶树。“这些油茶树栽了7年多,前年开始挂果,去年收了30多万斤,今年结果更多。”7月22日,光山县新天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功斌高兴地说。
脱贫攻坚开始后,2016年,在郑州事业有成的陈功斌响应号召,返回家乡凉亭乡牵头创办新天地生态林茶专业合作社,流转荒山种油茶。从2017年春开始种油茶,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陈功斌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种植油茶已由最初的3700多亩,扩大到如今的1.2万余亩。
油茶树生长周期长,从栽种到产果,需要5至7年,15年后才进入盛果期,树龄却高达上千年。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陈功斌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套种茶叶、中药材,养殖肉牛、大白鹅,间种小林果和苗木花卉,破解了油茶种植投入大、见效慢的风险。
无独有偶。位于光山县净居寺名胜管理区内的河南蓝天茶油有限公司,2012年开始流转荒山1.2万亩种油茶,如今全部进入挂果期,去年采收油茶鲜果265万斤。林下套种金银花、夏枯草等中药材,养殖土鸡、大白鹅,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河南蓝天茶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温明华表示,他们统一流转荒山荒坡种油茶,聘请周边农户进行标准化管理。油茶进入采摘期后,再承包给周边农户,收益由公司与农户共享。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文殊乡7个村数百户上千人增收。
“随着油茶挂果逐年增多,企业利润也逐年增长。”光山县林茶局局长金作银表示,荒山披绿生金,除了带来算得清的经济效益外,还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近年来,光山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探索实施林权信用担保抵押贷款,推动金融资本进山入林,拓宽“两山”转化双向通道,让老区群众端上了“绿饭碗”,吃上了“生态饭”。
2019年,光山县油茶发展有限公司组建成立,通过金融机构融资,采取“群众出地、公司出钱、乡村组织、全民参与、成果共享、收益分成”的模式,与乡村合建油茶示范基地。2020年,光山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功设立,通过其进行林权网上竞价、线上交易,至今已流转林地51起,成交金额2.73亿元。
金作银介绍,光山县还创新思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变现形式,将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入股上海绿地集团,开展碳汇交易,实现了“资源变资产、活树变活钱”。
随着集体林权改革深入推进,光山林业产业也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迈进。目前,全县催生了6个万亩、50个千亩连片油茶种植基地,油茶种植面积达32.37万亩,林下经济总面积25.5万亩。光山县也先后获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天然氧吧县”“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和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卢松 刘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