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南宁马山:制种玉米产业链基本形成

2023-12-22 09:22来源:广西日报编辑:张玥玥

“这回总算打了个翻身仗。”12月12日上午,马山县永州镇宁寿村制种玉米种植户李冠清站在村头的玉米地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今年上半年,李冠清租赁了16亩地用于种植制种玉米。由于技术不过关加上天气影响,玉米错过了授粉期,16亩地几乎颗粒无收。“要不是有种业保险和秸秆回收,我早就血本无归了。”李冠清说,他下定决心“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于是向隔壁村的种植户、老党员黄名川求助。

与李冠清不同,黄名川曾多次参加县里、镇里组织的相关技术培训,受到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专家和制种企业技术人员的“耳提面命”,很快掌握了技术要点。上半年,黄名川种植的25亩制种玉米亩产鲜苞约300公斤,下半年提升至每亩500公斤,已成为周边种植户公认的“土专家”。

在黄名川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李冠清逐渐找到了“感觉”,下半年新播种的制种玉米喜获丰收。“明年我要提高种植密度,把产量和质量都拉上来。”面对与之合作的制种企业负责人谭全文,李冠清信心十足。谭全文连连点头:“只要质量过关,有多少我们收多少!”

谭全文的底气,源自马山县已有的制种玉米加工产能。当天,记者跟随收购制种玉米的运输车辆来到距宁寿村约10分钟车程的马山县宏博粮食烘干厂。3辆满载制种玉米的货车从林圩镇驶入厂区,厂区内6台烘干料仓一字排开、严阵以待,工作人员正在对前一批经过烘干、脱粒和检测的制种玉米进行打包、装袋,准备运往合作企业。“我厂现有设备可同时对400吨玉米鲜穗进行烘干,作业能力在广西区内名列前茅。”烘干厂负责人王家瑶告诉记者,从11月28日设备开机至今,该厂已累计烘干制种玉米超过300吨,目前还有不少种植户在排队等候。“今年上半年,我们加工的约500吨制种玉米已经通过合作企业上市销售,种植户反馈回来的效果不错,大家干起活来劲头更足了。”王家瑶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马山县以“种业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为主要制种模式,打造了1万亩“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规范化玉米制种繁育基地,为种业企业“拎包入住”并实现丰产高产提供保障;依托马山县现代种业科创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先后组织开展种业技术培训600多次,培养了一批懂制种、会经营、善管理的乡土人才和制种能人。截至目前,该县共引进广西兆和等8家种业公司入驻和3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个村级集体经济主体或合作社入股参与制种。全县11个乡镇均有制种基地,全年制种玉米种植面积达2.2万亩,制种产业累计用工逾14.4万人次,初步实现了政府、企业、种植户和当地农户“多方共赢”,“企业化育种-规模化加工-市场化销售”的产业链基本形成。今年10月,马山县被认定为自治区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些种植大户已经积攒了经验和资金,正在努力提升制种玉米的品质,争取形成品牌效应。在马山县白山镇兴华村,数千亩连片种植的制种玉米正在加紧采收。“今年我带出了七八个懂技术、能吃苦的年轻人,他们现在都是团队的骨干了。”种植大户卓鹏飞告诉记者,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他不仅培育了人才、铺设了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还邀请合作企业技术人员随时指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制种企业选择来马山种玉米,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链。”卓鹏飞说。(孟振兴  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