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高寒山区种出拱棚菜

2023-07-26 09:20来源:陕西日报编辑:张玥玥

7月12日,天还未亮,靖边县中山涧镇水路畔村村民便拿着菜筐,早早出了家门。时下,村里今年首次种植的29棚高山冷凉蔬菜已进入采摘期,趁着好天气,村民们纷纷进拱棚采摘辣椒。

早上8点,经过采摘、搬运、装车等一系列工序,两辆共载有5000余公斤辣椒的农用拖拉机从地头出发,前往镇上蔬菜收购点。这些辣椒,在经过客商“检阅”后,将于当天发往湖南、广东等南方市场。水路畔村村民一个春天的努力,正在这一筐筐成熟的辣椒中得到回馈。

老把式发展新产业

从靖边县城出发,沿着白于山区的公路盘旋近2个小时,才能到达水路畔村。

盛夏时节,水路畔水库清波荡漾,高山环抱之中,水路畔村显得美丽静谧。村中心是一片狭长的涧地,东西走向,一排排现代化拱棚鳞次栉比分布其间,为这个偏僻山村增添了现代气息。

这几天,村民张红富家的拱棚,时不时有村民前来“取经”。

“老张家的辣椒长得像个俊后生,标致又壮实!”有村民打趣道。张红富笑着回答:“多亏有村里的技术指导,现在,村联合社让种啥,咱就种啥,跟着走没错!”

拱棚里种蔬菜,这在水路畔村可是个新鲜事。多年来,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被“锁”在白于山区腹地的水路畔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今年,该村依托“一镇一园”建设,建园区、借技术,发展高山冷凉蔬菜产业。看到这么好的机会,张红富与周边21户村民很兴奋,自筹资金110万元,建起21座拱棚,种起辣椒。

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在辣椒拱棚里,张红富却像个新手。为了增加土地肥力,张红富用了3天时间,把自家羊圈里攒的十几三轮车羊粪都撒进了地里。可辣椒刚种到地里不久,考验便接踵而来。

今年春季,陕北的气温就像“过山车”,时高时低。到了四五月,甚至还出现了几次断崖式降温。降温那几天,张红富与妻子沈世莲索性在拱棚里搭起简易床,住在拱棚,随时关注棚内棚外的温度和村里的蔬菜种植交流群。一接到群消息,夫妻俩和其他农户一样,立马按照技术员要求,在拱棚里烧火增温。

7月,大山里的辣椒拱棚里,绿油油的辣椒叶片下,一个个辣椒翠绿饱满,等待收获。张红富兴奋地说:“活了大半辈子,真没想到我们这么高寒的地方还能种出蔬菜!”

“联农带农”信心十足

张红富的辣椒拱棚是水路畔村“联农带农”设施蔬菜园的代表。

今年以来,该村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山地蔬菜种植产业,规划建设600余亩的山地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园内有“一镇一园”拱棚蔬菜基地、“联农带农”设施蔬菜园与“联农带农”大田蔬菜园3部分。其中,“一镇一园”拱棚蔬菜基地由集体经济联合社运营,已建成大跨度拱棚8座。“联农带农”设施蔬菜园与“联农带农”大田蔬菜园由村里提供技术、农民自筹资金建设,已建设大跨度拱棚21座,发展大田蔬菜300余亩。

“水路畔村土壤肥沃,平均海拔超过1700米,病虫害发生率低,加之境内库坝多,地表水丰富,非常适合发展高寒冷凉高品质蔬菜。”靖边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王宏说。

有了农业部门的肯定,过去多少年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水路畔村民,参与种植蔬菜的热情逐渐高涨。“今年正月刚过,镇村干部和农户就开始建设拱棚。由于当时气温太低,土地冰冻,大家就用火烤、用水钻打,硬是在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气温下,将拱棚钢架建了起来。”回想起当初建棚的经历,靖边县科技特派员马金录颇有感触。

3月,园区拱棚主体全部建设完毕;4月,幼苗移栽进棚;6月,第一批辣椒上市……

脱贫户张培英已年逾五十,得知村里要建蔬菜大棚,主动将家中的土地流转出来,“从建棚以来我就在这里干活,每天有200元劳务费,还有每亩10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农民在基地里打工,不仅有了收入,还学到了种植技术。大家对蔬菜种植非常有信心,打算明年扩大蔬菜种植规模。”中山涧镇干部高耀景告诉记者。

阳光下,地里的蔬菜生长旺盛,一天一个样。村里发生的悄然变化,老党员张明看在眼里:“以前村里人闲得没事干,现在,村民们种菜、打工,忙得不亦乐乎。我相信,我们这里的群众很快就会富裕起来。”

“联合党委+”促民致富

“一镇一园”拱棚蔬菜基地作为水路畔村设施农业种植园的领头羊,采用“联合党委+联合社+专业户+农户”的运营模式,让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打破原有的镇、村行政界限,成立水路畔村联合党委。水路畔村与周边的西湾村、石窑沟村、二姐畔村、沙洼沟村共5个村的集体经济由联合党委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党建共抓、产业共育、效益共享、群众共富。”中山涧镇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尤国说。

据尤国介绍,联合党委从“联”字上入手,在“合”字上发力,通过党建联抓,探索推动组织生活、决策议事、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效融合,形成“1+1>2”的“硬核力量”。除了在水路畔村建立谷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外,联合党委还先后在西湾村建立集体经济农机合作社、在二姐畔村建立集体经济养牛合作社等,积极探索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实践路径。

作为联合党委产业共育的“重头戏”,为了破解水路畔设施农业种植园缺乏种植技术的难题,谷润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有着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金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由合作社负责提供土地、拱棚并进行监管,金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种植技术及棚内管理、采摘、销售、劳务等事项,盈利分红由双方平分。

目前,水路畔村3万公斤优质辣椒已走进市场,走上百姓餐桌,300亩大田萝卜长势喜人,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在水路畔村,如今,发展火热的高寒冷凉蔬菜产业,正逐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屈荔鹏 陈治武 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