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海南盐碱地接连稻花香

2023-11-06 09:57来源:南国都市报编辑:王艳丽

10月31日,经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乐东南方滨海盐碱地试验示范基地种植的耐盐水稻新品种——菁两优326平均亩产421.5公斤。弥补华南滨海盐碱地强耐盐优质水稻品种空缺。

昔日盐碱滩,今日米粮仓。近年来,海南先后在三亚、文昌、乐东等市县试验,筛选鉴定出一批表现较好的耐盐水稻品种(种质)以及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体系,发挥了科技创新在实践“藏粮于地”农业战略中的关键作用,让耐盐碱地变丰产田,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耐盐水稻海南试种 再添新品种

宽阔的滩涂上,试验田稻浪起伏、金黄一片。10月31日,在三亚市崖州区、乐东黄流镇的滨海盐渍地试验示范基地耐盐水稻新品种“菁两优326”测产现场,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种子总站、崖州湾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现场测产验收专家组随机抽取地块,通过收割、脱粒、水分测定、除杂、称重,实收结果为平均亩产421.5公斤。

7月11日,菁两优326先后在三亚、乐东的盐碱地上播种,7月31日开始移栽。水稻移栽时耕层盐分控制到1‰-3‰,灌溉水盐度3‰-6‰。通过淡水洗盐、重施有机肥和磷肥、增施土壤调理剂等措施,有效促进耕作层土壤盐分下降,肥力提升。

“经田间调查,菁两优326的有效穗、结实率相比对照品种分别提高35.6%、40.4%。”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菁两优326是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育种团队自主选育,在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联合体中表现突出。耐盐水稻一般是指能够在盐分浓度为0.3%以上的土壤正常生长的水稻。耐盐水稻新品种菁两优326在三亚、乐东试种成功,弥补华南滨海盐碱地强耐盐优质水稻品种空缺,具有重大推广潜力。

海南耐盐水稻试种 接连传喜讯

因长期海水倒灌,海南一些市县土壤的盐碱浓度很高。为进一步向盐碱地要粮食,海南先后在三亚、文昌、乐东等市县开展耐盐水稻试种实验。

今年1月,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和乐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乐东黄流镇黄东村、利国镇乐二村等创建约300亩的乐东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示范种植中,我们选择盐度在0.3%至0.6%的田块。”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仕明说,示范田种植的耐盐碱水稻品种,是由三亚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海南大学等科研单位推荐的爽两优1143、骆红优1564、爽两优459、九九新香等4个耐盐碱水稻品种。

针对该块盐碱地盐分比较高,技术员建设了一套盐度可控可调的盐分配总系统,对盐碱地进行稀释。5月,海南乐东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实现首次收获。经专家测算,这片耐盐碱水稻亩产540.49公斤。

自2019年起,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三亚市崖州区大蛋村30亩盐碱地,开展耐盐碱水稻的育种、鉴定、示范等科研工作。试种中,技术员发现,如遇到降雨量比较大,土壤和田间水的盐碱度极不稳定。为此,科研人员建设了两套由地下井淡水、近海河口盐水、供水管道、提水泵、盐水配水池、供电系统等组成的盐度可控可调的盐水配兑系统。通过机电设备及防雨设施,构建一套盐度可控可调,且不受降雨、地下水返盐影响的鉴定体系。

让更多盐碱地 飘满稻花香

四面环海的海南,海水倒灌的盐碱地种不了普通水稻怎么办?能不能培育适合盐碱地种植的水稻品种?

早在1999年,海南省科技厅就批复建立海南省耐盐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开展耐盐作物遗传育种的实验室。随后,海南省内重点科研机构纷纷参与耐盐水稻研究。经过几年的实验,海南成功筛选出“特优458”“特籼占25”“特优1号”等耐盐水稻品种,能够在含盐量为0.3%-0.5%土壤中生长。

耐盐水稻栽培技术的提升,让更多海南盐碱地飘满稻花香。2012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成立耐盐水稻研究团队,一方面引进耐盐水稻种质资源,另一方面对自己的耐盐水稻种子资源进行筛选、鉴定和评价。最终,从319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8份耐盐浓度0.5%的种质资源。经过多年试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育成“热盐1号”“热盐2号”等耐盐水稻新品种。后来,海南大学与湖南农科院联合研究的“海湘030”“海湘016”“海湘121”在江苏含盐0.3至0.4﹪的沿海滩涂上种植,其中“海湘030”亩产高达400公斤。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有滩涂面积200余万亩,水稻是沿海滩涂和盐碱地开发利用的首选粮食作物。目前,耐盐水稻在三亚、儋州、文昌、万宁、乐东等地试验种植。

耐盐水稻适应能力强,不仅抗盐碱,还抗风、抗涝、抗病虫害,推广起来,能够让更多荒滩变良田,更好地保护国家粮食安全。

为全国盐碱水稻推广 奠定基础

海南耐盐水稻试种成功,既可让更多海南盐碱地飘满稻花香,又可成为全国耐盐水稻南繁育种基地。

由于北方冬天比较寒冷,无法满足耐盐水稻的生长需求,每年,国内的耐盐水稻育种机构的研发人员将育种材料带到三亚等市县进行南繁育种。每年5月前后,再将繁育的耐盐水稻材料带回北方繁育。

“海南盐水和淡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具备周年育种和全年鉴定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育种和品种鉴定的效率。”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艾治勇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好种才能产好粮。海南耐盐水稻试种接连传喜讯,为耐盐水稻大面积推广示范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这是国家耕地红线外,有开拓潜力的重要后备耕地资源。袁隆平院士生前多次表示,如果能在1亿多亩有水稻种植潜力的盐碱地上种植水稻,每年则有望增加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

为增加“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2年,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山东、广东、江苏等地11家单位共建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三亚挂牌。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耐盐碱水稻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培养全产业链国家高端创新人才队伍,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利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