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讯(郭茂军 周晓敏 记者张坤)今年以来,瑞昌市坚持以信用监管为主导,围绕信用归集、分类、应用等环节,灵活运用改革思维和创新手段,着力构建“信用归集精准、信用分类清晰、信用应用灵活、信用惩戒有力”的高标准监管体系。
打造“一体化”平台,智慧赋能“破壁垒”
本着以智慧手段实现信用监管的理念,投入资金800万元,打造本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全面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
横向对接,实时共享。围绕信用数据采集、共享、开发、使用等环节,横向对接教育、卫生、农业、文化、公安、工信、司法等行业主管部门,共享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失信被执行人、判决文书等信息数据,打通“信息孤岛”、破除“数据壁垒”,实现跨部门、跨领域信息数据互认互通。
纵向延伸,即时更新。纵向整合食品、药品、特设、注册登记等业务平台信息,各对口单位及时归集年报公示信息和履职过程中产生的综合监管数据,即时更新市场主体信息,建立完整、准确、动态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开放基层分局应用单元,执法人员可实时更新市场主体信息,按照信用状态依法开展检查行动。
全面覆盖,精准归集。按照“应归尽归”要求,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动态化全域、全量归集信用数据,并通过信用公示平台向社会发布,供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和个人查询。2022年1至8月份,在信用九江平台归集信息11901条,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信息4001条。目前,累计归集信息175678条,覆盖全市市场主体8万余户。2021年度,个体工商户年报率100%、企业年报率98.76%,位居九江第一。
开启“三统一”模式,明确权责“促融合”
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推进信用监管改革,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促进协同融合。
统一标准,实施分类管理。把信用监管贯穿各类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投资发展全过程,完善企业综合信用风险预警和分类标准,建立“通用+专业”型信用分类体系,出台《瑞昌市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将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分为A、B、C、D四类,实行分级建档管理,并作为开展市场监管领域抽查、检查比例频次的重要依据。
统一清单,整合抽查事项。按照“小比例、少干扰、强影响”的思路,制定《瑞昌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方式、时间等具体要素,清单共涉及抽查领域46个、抽查类别123个、主管部门23个,“无事不扰”比例达90%。结合部门权责梳理确定抽查事项638项,其中“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事项414项,占比64.89%,同比增长24.3%。
统一培训,规范执法行为。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开展双随机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培训,重点围绕数据归集、“一单两库”动态调整、计划任务创建、检查结果录入等内容,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素质能力,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监督,先后在企业设立行政执法监测点70个,让企业可以随时反馈检查情况,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构建“五联动”机制,集中发力“提效能”
聚焦市场监管领域“信用归集”不全、“审管衔接”不畅、“放管结合”不足等难题,健全调度机制,部门联合发力,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构建部门联查机制。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落实“无事不扰”“首违不罚”等柔性监管举措,所有涉企检查原则上安排在“企业安静生产日”以外进行,综合检查事项由相关部门联合实施,专业检查事项由责任部门报批后实施,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让企业轻装上阵、加速奔跑。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检查27批次,检查频率同比减少65%。
构建风险联控机制。依托预警系统建立预警模型、生成预警提示,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领域实施跟踪监测;利用事中事后监管联席会议定期分析行业潜在风险和原因,预判市场主体信用环境和信用需求,前移监管窗口,对风险状况较差的企业适时进行联合检查执法,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处置。并及时向社会发布风险预警信息提示,维护市场秩序安全稳定。
构建容缺联审机制。围绕事前环节, 在行政许可方面实行告知承诺制,联合推行行政审批“容缺办理”服务,汇总各行业主管部门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将其作为前置参数,在注册许可、信息变更、股权转让等方面,为守信者提供便利,让精准监管与便利审批达到双赢效果。
构建修复联办机制。坚持“放管结合、宽严相济、进退有序”原则,完善信用修复认定与实施过程,规范信用修复程序,细化信用修复条件,推出线上“一键式申请”和线下“一次性修复”服务,及时为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停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帮助市场主体重塑信用。
构建惩戒联认机制。综合运用信用监管“工具箱”,规范失信惩戒范围,适度设立失信惩戒刻度,严格失信惩戒程序,将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与公共服务捆绑,在扩张用地、招工用人、资金扶持等方面实施联合惩戒,切实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今年以来,共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市场主体621户,其中企业401户、个体22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