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襄阳市积极探索数字化监管模式 给农产品“贴上”身份证

2023-07-31 19:31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编辑:周晓辰

中国食品安全报讯(周建和)襄阳市是湖北省的农业大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是长江流域第一个百亿斤产粮大市,是整市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襄阳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全市10大产业链建设,突出地方主导产业、区域公共品牌、优质特色产品、高附加值产品,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粮食、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畜禽养殖30家试点企业,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信息化监管建设试点工作,给农产品贴上“身份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应对新形势,积极探索的一项重大变革,是数字化监管新模式。

抓信息化智慧监管,高起点建设“身份证”芯片

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体系,我们以“互联网+监管”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引入金融机构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先后投入资金1500万元,以一场(店、户)一码为核心,加速打造襄阳“一网两心十平台”现代数字农业,率先建设襄阳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农业指挥中心,科学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监管、农业行政执法、农村资产管理、智慧地图、智慧畜牧监管平台等智慧区块,全面打通生产经营、监督巡查、监管执法与市场流通主体的链接,部署到襄阳市大数据局移动政务云上。结合最先进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传感器与自动控制、VR技术、溯源技术以及第三方支付方式,可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对企业生产环节的远程视频监视和控制,开放的生产环节视频可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VR视频可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知晓企业生产规模,溯源模块可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溯源查询,第三方支付方式可实现产品众筹和在线购买等。平台可以面向全省全国推广使用,也可与淘宝、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关联应用。

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数据信息台账,充分利用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系统,实现“两品一标”基地追溯、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信息同步上传至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农产品承诺合格证系统,通过在农产生产区域部署采集移动 APP,实时采集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土壤酸碱度、含水率等数据;系统根据标准化流程记录种子、化肥、农药使用情况,并形成各个生长关键时期的图片形成溯源档案。通过生产档案电子化管理为生产者安全生产服务,通过农残检测和流通环节的信息化为消费者提供追溯服务,搭建数据整合、查询、分析服务。实现“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的信息化、网络化,立体化、智能化的质量安全监管网,让生产者安心、经销者省心、管理者称心、消费者放心。全市入驻追溯平台的生产主体已达400余家,“二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企业、省级以上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和“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中11个重点产品生产主体实现应录尽录,为全面实现信息化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已覆盖蔬菜、水果、茶叶、核桃、食用菌等68个食用农产品品种,开具合格证17569张,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24127.02吨。

抓全域安全县创建,高质量夯实“身份证”底色

一是巩固创建成果,开展“回头看”。为巩固提升南漳国家安全县、宜城、枣阳、襄州省级安全县创建成果,我们认真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请省农业农村厅的领导和专家现场指导,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复审组、“回头看”核查组,按照复审、核查细则要求,通过对产地环境监控、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专项整治、监管工作、科普宣传、投诉举报受理、突发问题处置和质量安全状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逐一核查考评,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列出责任清单,限期整改。通过复审核查,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二是对标先进典型,组织“向前看”。我们分别于去年5月和今年6月,先后两次组织正在创建和已经创建安全县的县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奔赴江苏扬州、苏州、无锡以及省内宜昌、恩施等发达地区、先进地区学习创建经验和管理理念,指导他们做好新一轮创建提升准备。同时成立创建提升指导组,加强对正在创建安全县的检查督办,鼓励省级安全县提档升级,积极推进第三批省级安全县保康县出台《保康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县财政拨付100万资金,专项用于保康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年度考核,召开保康县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工作责任,加快创建进度,提升创建广度和厚度。三是向内使劲找差距,督促“齐步走”。针对尚未创建农安县的县市区,我们组织调研专班人员,认真开展乡镇基层农产品监管体系调研,摸清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形成的调查报告被襄阳市委政研室参阅件刊载。今年3月和6月,省农业农村厅农安处长蔡志文,先后两次对尚未创建的谷城县、老河口市开展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农产品安全县创建、基层农安监管体系建设、检测能力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督办。与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乡镇负责同志,基层监管人员、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交流座谈。蔡志文在督办调研中积极宣贯《农安法》,要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切实扛起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启迪了襄阳市各级政府创建农安县的思路。目前谷城县、已向省农业农村厅上报创建请示,正在筹备创建实施方案,襄阳市也准备整市全域创建农产品安全市,各项创建准备正在有序推进。

抓机制体制创新,高密度加装“身份证”护栏

一是部门协同机制。为加快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市场准入管理有效衔接,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督促农批市场规范食用农产品入场管理,主动查验食用农产品进货凭证和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凭证,对无法提供进货凭证的食用农产品禁止入场销售,对无法提供承诺达标合格证等产品质量合格凭证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或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合格的方可进入市场销售。指导食用农产品生产者、食用农产品收购者依法依规开具、收取或保存承诺达标合格证,主动配合农批市场开展承诺达标合格证查验工作。二是执法促动机制。组织执法人员对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农安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治理、农产品安全检测、农药规范使用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情况,发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宣传挂图、《禁限用农药目录》及《致广大农药使用者的一封信》10000余份,签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2100份。尤其在元旦、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前后,集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活动和“毒豇豆”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70余辆(次),检查食用农产品企业600余家(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抽样1560个,检查发现问题18个,未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责令限期整改38家,限期未整改,立案处罚5家。三是“双随机、一公开”巡查机制。每年组织联合市场监管局、公安局、供销社等农资打假联合行动成员单位,召开农资打假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成立督导检查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农资打假督导检查及隐患排查,确保种子、农药、化肥、兽药等农资质量安全。结合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严查以黑作坊黑窝点制假售假重点的“假产品”;严查许可名称和招牌名称不一致、套取他人许可名称的“假名称”;严查未许可、未登记备案、资质过期等“无资质”行为;严查无台账、无销售往来记录等“无痕迹”行为。2020年以来,共立案查处各类农资违法违规案件411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四是联合办案机制。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印发了《襄阳市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了“两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重大案件联合督办等制度,规范了案件移送程序,形成了各司其职、互相衔接、协调配合、联动共治的行政执法新机制。2021年3月,联合公安、交通部门成功查获一起违规调运生猪犯罪团伙,对该案中涉刑的6名违法犯罪人员分别判处时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取得了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良好执法效果。

抓网格化管理,高标准补齐“身份证”短板

一是开展豇豆专项治理。针对禁限用农药、兽药问题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聚焦豇豆等11种重点农产品,采取“一个问题品种、一张整治清单、一套攻坚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四个一”精准治理模式。编制印刷《豇豆经常检出农药问题清单》《禁限用农药名录》《豇豆种植明白纸》等7000余份。将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豇豆种植户全部纳入监管名录,按照网格化监管要求,明确乡镇监管员和村级协管员以及具体包保责任人,并制作成网格化监管公示牌,在生产主体明显位置张贴公示监管名录。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信息化系统追溯平台汇总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确保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开展检测机构资质“双认证”督办。对县市区公共检测机构是否通过“双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和资质认定)、检出不合格样品情况及处置、检测任务量和检测经费情况,是否开展豇豆专项抽检,检测人员数量和能力情况、检测仪器配备等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全市一半以上检测机构通过了“双认证”,未通过“双认证”的正在申请考核。三是开展基层监管能力提升。我们借鉴江苏经验,引入社会资本,先期对襄阳市2个大型农贸批发市场、30个乡镇监管站,50个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进行能力提升。垫资建设大型农贸批发市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所需的设备仪器,提供试剂耗材、人员培训、技术服务和售后质保服务。加强主城区及重点县市区、乡镇辖区内的食用农产品企业的快速检测工作,按照“六有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快检室,将检测数据实时自动上传至承诺达标合格证信息化监管平台。保康县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乡镇检测室,配备22名乡镇监管员和11名检测员,对全县257个行政村分别设立兼职协管员。进一步厘清职责,明确任务,完善构建县、乡、村和生产主体三级四层网格化监管工作体系,达到职责明确、上下联动、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目标。初步形成了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监管网络。四是落实主体责任。将全市生产经营主体(包括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畜禽屠宰企业等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名录,及时分配监管追溯平台账号,全部纳入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监管系统。同时引导督促纳入名录的400家生产经营主体上传投入品使用及生产记录台账,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操作、动态化管理、信息化监管。通过平台的“农资小管家”推动全市1076家农资店及时上传农资购销台账,落实主要投入品实名制购买制度,加强源头管控,补齐农产品安全监管短板。(襄阳市农业农村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