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WM

您好,欢迎访问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青海省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工作全面推开

2023-06-05 09:22来源:农民日报编辑:黄威

清晨,一辆满载着牦牛的畜禽运输专用车徐徐驶入青海省大通县塔尔镇畜牧兽医站,官方兽医陈慧玲打开手机上的“牧运通”APP,指着一张电子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说:“现在我们通过这个‘电子身份证’,就能清楚地看到这批牦牛的原产地、养殖环境等相关信息,这是准入条件之一,未经检疫的,绝不允许调运。”

肉产品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也是农贸市场里监管难度最大的农副产品之一。实现从产地到运输到屠宰全链条监管是保障“肉盘子”安全的关键一环。

2021年,青海省被农业农村部列入推进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B证)试点省份之一。两年来,青海省通过基层调研、专家研讨、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等方式,积极开展动物检疫信息全链条管理和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证)试点工作。截至目前,此项工作已在青海省全面推开。

“云上”检疫更便捷

伴随着一声声牛叫声,官方兽医陈慧玲开始进行群体检疫。“看群体中间有没有异常、病态,有没有耳标,询问牛的来源。如果发现有异常再做个体检查。做完后结合养殖档案,开具电子检疫证。”

一系列工作结束后,一张电子动物检疫证明(B证)在手机上生成。陈慧玲告诉记者:“以前没有电子证的时候,养殖户需要提前三天检疫申报,官方兽医受理以后再进行群体检疫,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天。如今,养殖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APP随报随检,手机端就可以受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此时,塔尔镇泉沟村养殖户沙生龙的手机页面上同步收到了这张检疫证明。“原来我要自己跑到乡镇畜牧兽医站现场申报,填报纸质版的资料非常费劲。现在通过手机申请很方便,昨天下午我填的申请,不到一天时间,这批牛的检疫证明已经开出来了。有了这张证,这批牛下午就能顺利出售,真是方便!”

“电子证比纸质证方便多了,并且在自己手机上可以长期保存,什么时间查阅都可以。”据大通县畜牧兽医站兽医师马成林介绍,2021年8月,大通县开具了全省第一张无纸化动物检疫B证,标志着青海在动物检疫电子化、信息化进程中迈出了历史性一步。目前全县已全面开展电子出证工作,像塔尔镇畜牧兽医站一样的产地检疫报检点共有28个,覆盖了全县的289个村、76家规模养殖场,有51辆畜禽运输专用车辆在“牧运通”APP上进行了备案。

同样,在互助县威远镇畜牧兽医站,记者也了解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以前我们的检疫票都是成箱成箱的,想查某个养殖场信息难度很大,从2021年7月份以来,我们将动物的免疫和检疫结合起来,做成电子档案,全镇各大养殖户、标准化养殖场所有的检疫信息都可以从系统里查到,大幅度减少了纸质票据和资料丢失的概率,查起来准确、用时短,提升了工作效率。”站长赵生录告诉记者。

“由于我省区域差异大,为保证全省推广工作顺利开展,2021年8月,结合我省农业区、牧业区、半农半牧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大通、乐都、共和、河南为试点县(区)先行先试。”据青海省动植物检疫站站长冯宇诚介绍,在全面总结4个试点县推进经验后,采取了骨干集中培训、省级专业技术人员分区联点包干、深入一线指导、制作并发布操作短视频等方式,通过一年的全面推广,全省畜牧行业已能全面熟练使用“牧运通”平台开展动物检疫工作。

动物检疫更规范

晌午时分,烈日炎炎。大通县青林乡白土垭豁村养殖大户祁贵孝满载着一车牦牛,来到青海百宸食品有限公司。

驻场兽医的手机终端上已经获取到产地检疫电子证照,在进行入场查证验物、车辆消毒、核对产地检疫信息、做群个体检查后,合格的牲畜进入待宰圈。至此,产地检疫链条就完成了。

进入待宰圈的动物经过分割、加工、排酸等流程,经驻场兽医逐头全链条全程同步检疫的动物便有了“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实现出证上市,走向各大商超和餐桌。

“2022年公司牛羊的屠宰量达3.5万头,目前已经覆盖了大通县,承担西宁市30%和西藏将近60%左右的牛羊肉供应。”青海百宸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盼告诉记者,为了把好肉品质关,公司严格按照屠宰流程进行屠宰加工,还设有专门的品控化验室,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另一边,在青海省动植物检疫站的“牧运通”后台运行大屏上,清楚地显示着当天牲畜的产地检疫数量。集养殖档案、动物检疫、运输管理、屠宰管理、无害化管理、免疫管理、视频监控等管理模块于一体的“牧运通”信息系统,实现各环节数据的互联互通、相互印证。

在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建设工作中,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大前提,而不断提升畜产品检疫规范化水平,提高检疫效率,又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因此加快推进动物检疫信息化成了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抓手。

据介绍,目前全省按照分时分步安排部署试点推进工作,着力构建畜禽免疫数量与检疫申报数量相结合、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管相结合、启运地出证与目的地反馈相结合的动物检疫信息全链条闭环监管模式。

目前全省1799名官方兽医均能熟练掌握系统操作,6979名村级防疫员大多数能够使用系统协助官方兽医开展临床检疫工作。截至5月底,全省已通过“牧运通”平台出具动物A证23417张、动物B证48678张、产品A证27285张、产品B证931320张。

检疫监管更严密

5月29日,互助县源隆屠宰有限公司接到147头来自新疆的生猪,该县动物检疫A证审核员代元和驻场官方兽医朱锦平早早在入场口等待进场前的核验工作。

“动物检疫B证是省内流通的合格证,A证则针对省外流通,在核验时要更加严格,虽然省外的产地检疫证依旧是纸质版,但我们可以从‘牧运通’的数据库里,找到运输车辆的备案信息,全程GPS监控下,确保这批生猪运输过程符合规定。”代元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牧运通”平台,车主的车辆信息和备案信息清晰明了。

“通过查证验物、消毒卸载,进场后的生猪还要进行非洲猪瘟监测,合格后才能进入屠宰环节。驻场兽医从入场检疫到屠宰检疫到检疫出证,需全程跟踪,随宰随检,甚至要跟踪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通过全程检疫,最终才能投放市场。”互助源隆屠宰有限公司法人包金花说道。

动物检疫细之又细,方能确保“肉盘子”的健康安全。

同样,在位于大通县黄家寨镇东流村的青海众利畜产品有限公司,记者见到工作了一夜的官方兽医鲍玉瑞,他告诉记者:“‘肉盘子’稳不稳,关乎千家万户的‘小餐桌’。而我们就是肉产品流向市场的最后一道关卡,一定要守好,不得有一丝马虎。”

鲍玉瑞介绍:“每一批动物进场时需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出场时需出具动物产品检疫证明。第一步要做宰前检查,包括查证验物、核对产地检疫信息、车辆信息、头数、耳标信息,再做群个体的检查,合格后进入待宰圈。第二步是宰后检疫,要对动物的头蹄、内脏、胴体,进行全面检查,摘除有害的东西,官方兽医全程跟踪屠宰全流程,从源头上抓好肉产品安全。”

无论是基层一线检疫人员、养殖户,还是动物经纪人、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小程序和电脑端双运行,养殖、运输和屠宰信息双备案,检疫申报信息和影响资料双验证,运输动物出证和回收双审核,智慧化的业务软件系统整合原有不同工作模块,打通动物免疫和动物检疫、产地检疫和运输监管、出证与反馈等环节信息壁垒,有效实现了动物检疫从养殖到运输到屠宰全流程信息化监管。

据了解,目前青海省实行监管对象实名登记管理,全力推进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做到了17个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公路运输道口、392个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网点、58个屠宰场、5个活畜交易市场、72个动物卫生监督机构、1799名官方兽医信息全覆盖。截至5月底,全省已录入规模养殖场3207家、散养户109955户、贩运主体15790个。

通过无纸化出证,上市的畜禽产品,从哪里屠宰,在哪里进货,生产单位、检疫等信息能够一码追溯,真正实现畜禽产品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溯源,保证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