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是我校学生自己种的辣椒。”近日,在遵义市黔西县第一小学分校坪子小学校长办公室里,校长黄源和农耕基地负责人袁比贵用图片和实物,向笔者展示了学生们在该校农耕基地的种植过程和成果。随后,他们带着笔者参观了该种植基地。一走进基地,只见一亩多的土地被划分成若干小块,每块地的围栏上都贴着一块绿色的标志牌,其内容包含了种植类别、责任中队、辅导员等。
学生和家长采收小白菜
今年以来,为让学生学会勤俭节约、爱粮惜粮,同时给家长、学校与学生搭建沟通桥梁,推动“家校联动”教育、亲子教育,黔西县第一小学依托农耕微田园,开展了一系列农耕教育,获得了良好效果。
体验自己种菜懂得“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我以后再也不挑食了。”……在该校三年级(6)班的蔬菜种植基地,孩子们和家长正忙着拔萝卜菜、摘小白菜,准备把新鲜、绿色的蔬菜带回家,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在相隔不远的另一块基地里,蒋珺和杨梅两位老师给每位学生都发了一张便利贴、一根约10厘米长的毛线,带着孩子们观察小白菜的长势,告诉他们如何检测一颗小白菜的菜叶数、长度,教他们为小白菜浇水、除杂草、松土等。
“同学们,下面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量一下蔬菜的长度,记录在便利贴上,然后拴在菜叶上,下次来时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蒋珺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在家长的帮助下忙得不亦乐乎。从松土、播种、拔草、收获,再到轮种,四年级(5)班的李嘉垚已经是第5次参与种植体验。她还作为班上的农作物讲解员代表,为低年级的学生介绍农作物的名称、种植过程、管理事项等。“自己参与种菜,才懂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李嘉垚说。“过去,学生们都会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真正理解其含义的学生不多。现在,孩子们不挑食了,剩菜剩饭的情况明显减少,真正做到了光盘行动。”袁比贵说。
微田园里洒汗水 方知父母恩情深
在四年级(5)班的“一亩三分地”里,学生们在家长的指导下,打窝、放种子、盖土,做得有模有样。“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既回味了农耕,又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学生家长李斌说。四年级(5)班班主任万庭军告诉笔者,学校通过“四园”劳动(校园劳动、田园劳动、家园劳动、社园劳动),为学校和家长、家长和学生之间搭建平台纽带,促进亲子教育更好地开展。“之前来种植蔬菜时,弄得满头大汗,从大棚里出去后,孩子会帮我擦汗。回到家里,他会帮我捶背、倒水给我洗脚,说妈妈辛苦了。那一刻,真的特别感动。”学生家长白莲尤其支持农耕实践活动。
白莲说:“以前我们总是为孩子考虑周全,让他逐渐产生了依赖心理,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参加了种植实践活动后,孩子的动手能力强了,还懂得了感恩父母,值得点赞。”知事明理,学会感恩。农耕教育成了维系学生、学校、家长之间的一股绳,拧得越紧,大家的关系越融洽。
边玩边学乐趣多 寓教于乐增自信
从明确把课堂“搬出”校园的想法,到组织动员家长支持工作,再到最后带领孩子实践,蒋珺和杨梅为该校的农耕教育发起、实施出了不少力。在种植基地,她们组织学生种植蔬菜,教会学生打理大棚,传授知识。辣椒丰收时,她们又忙着在校组织了一次“小辣椒剧场”表演活动。活动通过快乐成长、小辣椒的死亡之谜、辣椒兄弟姐妹等8个剧目,让孩子和家长们走上舞台演辣椒、画辣椒,讲感受、谈收获,实现了锻炼孩子们表演、表达、写作等能力的目的。
白莲作为学生家长代表参与了“小辣椒剧场”表演的策划。她说,体验农耕种植时,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学会了观察、分析、介绍农作物,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以前孩子写作文只能写一两行,现在可以写好几页,逻辑表达能力提高了不少。”白莲说,“通过舞台表演活动,既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让他们享受收获的喜悦,帮助他们快乐成长,一举两得。”寓教于乐,助力成长。农耕微田园,越来越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欢迎,成了一种喜闻乐见的体验式教学新模式。 (刘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