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东留,这一‘花’说的是富贵籽,占据了全国销售市场90%以上;一‘果’就是芙蓉李,全镇种植面积超3万亩,‘一花一果’就是东留最大的品牌。”近日,记者来到武平县东留镇黄坊村研学基地,廖雪涵正向客人介绍东留镇的特色农产品。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发布第六批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龙岩武平福建梁野久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雪涵榜上有名。
廖雪涵是土生土长的武平人,曾长期在外就业,2011年,她回到上杭,系统学习传统黄酒酿造技艺,针对传统客家米酒糖分高、保质期短、不适宜长途运输等问题,廖雪涵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脱糖脱菌、真空包装,自此进入酿酒行业。
2018年,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廖雪涵来到东留镇黄坊村,成立福建梁野久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留是著名的花果之乡,一边是花果之乡,一边是传统酿酒工艺,如何使两者结合?
“传统酿酒工艺和现代果酒发酵工艺相结合,能让水果与酿酒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廖雪涵说,经过数月实验,最终成功研发出“百香果味黄酒”,成果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其中维C含量的突破获得省重点科技项目成果立项。
如今,百香果味黄酒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年产15万公斤,全部为订单出售,供不应求。
从果酒酿制出发,在廖雪涵看来,不管是乡村还是企业,三产融合是发展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带动种植户、企业和村集体同发展,共振兴”。
为从源头上提高果酒原材料的质量,廖雪涵指导种植户打造标准化果园,提升果品,“用于酿酒的果子和食用果不一样,每棵树留的果子更少,但质量更高”。果农廖进发说,虽然产量少了,但是价格每斤能高5毛钱,另外残次果也可以做果脯、果干、果粉,整体收益更高。
为解决果农的后顾之忧,廖雪涵与深圳107家连锁小型超市和物业企业合作,开展小区直销全面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如今,廖雪涵的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芙蓉李气泡水、芙蓉李鲜酿、芙蓉李白兰等果酒产品,并延伸开展果脯、果干、果粉等10多种产品研究,年产芙蓉李、百香果、柠檬等果酒40万公斤,产值达2160万元。
二产短板补上,果农生产无忧。久谣公司以保底价支持59户脱贫户销售芙蓉李,还直接解决了126名周边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随着一产、二产发展相继步入正轨,廖雪涵将目光瞄准了研学产业。她以当地特色产业为基础开设生物酿造、李下农耕、棕编、富贵籽组盆、市级非遗项目手工捶鱼体验、串花等特色课程,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
“把农场当成课堂,把农户当作老师,让孩子上最有乡土气息的研学课。”廖雪涵说,通过“果园当景区、农田当课堂、农具当教具、农产品当旅游产品”的研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农户农产品销售和村级集体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廖雪涵带头成立了“花果东留女师傅”团队,吸收了60多名当地妇女参与研学教学活动,或为助教,或当讲师,或为帮厨,发挥各自所长,既能增收,也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她力量”。
2022年以来,花果东留研学基地接待团建研学约6.5万人次,基地也获评福建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龙岩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此外,久谣公司开始逐步承接运营部分乡镇(村)公建农旅融合项目,将企业优势与公共资源相结合,实现企业发展与村集体增收的双赢。
“这里将打造成研学食堂、农产品展厅、研学课堂等,计划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届时基地将与农庄、花果山田园综合体连成一片,规模达上千亩,为扩大发展规模奠定基础。”廖雪涵介绍着公司的下一步发展规划,信心满满。(戴敏 兰秀连)